網校收集經濟師考試《中級經濟基礎知識》章節模擬試題,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!
第一部 分經濟學基礎
第七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
章節模擬試題:
1、關于投資乘數的說法,正確的是()。
A.投資乘數是平均儲蓄傾向的倒數
B.投資乘數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
C.投資乘數是邊際消費傾向的倒數
D.投資乘數是平均消費傾向的倒數
參考答案:B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投資乘數。投資乘數=1/(1-邊際消費傾向)=1/邊際儲蓄傾向。由故此可知,投資乘數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。
2、用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,下列屬于政府所得收入的是()。
A.營業盈余
B.勞動者報酬
C.生產稅凈額
D.固定資產折舊
參考答案:C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。勞動者報酬為居民所得,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為企業、單位所得,生產稅凈額為政府所得。
3、如果與可支配收入無關的消費為300億元,投資為400億元,邊際儲蓄傾向為0.1,那么,在兩部門經濟中,均衡國民收入水平為()。
A.770億元
B.4300億元
C.3400億元
D.7000億元
參考答案:D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收入計算。根據收入恒等于支出的原理:均衡國民收入=消費+投資+政府購買+凈出口,將消費函數代入收入恒等式,可得:均衡國民收入=(自發消費+邊際消費傾向×均衡國民收入)+投資+政府購買+凈出口。本題中,僅涉及兩部門,故沒有政府購買和凈出口。均衡國民收入=300+(1-0.1)×均衡國民收入+400,解之得:均衡國民收入=7000億元。本題還需注意:邊際消費傾向=1-邊際儲蓄傾向。
4、各單位按收入法計算的增加值應包括勞動者報酬、固定資產折舊、()和營業盈余。
A.最終消費
B.資本形成總額
C.凈出口
D.生產稅凈額
參考答案:D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收入法GDP的組成。包括勞動者報酬、固定資產折舊、生產稅凈額和營業盈余。
5、關于價格總水平影響因素的說法,正確的是()。
A.從長期來看,總供給變動與價格總水平無關
B.從長期來看,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總產出的變化呈同方向變動
C.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供給量呈反方向變動
D.如果總需求增長慢于總供給的增長,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上升
參考答案:A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總供給對價格的影響。從長期來看,總供給不受價格總水平的影響。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供給量同方向變動;總需求增長慢于總供給,價格總水平下降。
6、在一個三部門經濟中,已知消費函數為C=100+0.8Y,投資I=300億元。政府購買G=160億元。則均衡國民收入是()億元。
A.460
B.500
C.7800
D.2800
參考答案:D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國民收入計算。均衡國民收入Y=100+0.8Y+300+160。則,均衡國民收入=2800億元。
7、在實際核算中,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()。
A.支出法
B.生產法
C.市場價格法
D.不變價格法
E.收入法
參考答案:ABE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。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生產法、收入法和支出法。
8、企業的營業盈余是指從總產出中扣除()后的余額。
A.勞動者報酬
B.中間投入
C.所得稅
D.固定資產折舊
E.生產稅凈額
參考答案:ABDE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査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。營業盈余是指從總產出中扣除中間投入、勞動者報酬、固定資產折舊和生產稅凈額后的余額。
9、兩部門條件下的儲蓄—投資恒等式涉及的部門是()。
A.企業
B.國外部門
C.消費者(居民)
D.地方部門
E.政府部門
參考答案:AC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宏觀經濟均衡的基本模型。在兩部門經濟中假設一個社會只涉及消費者(居民)和企業兩個部門。
10、關于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的表述正確的有()。
A.總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
B.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
C.從長期看,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
D.從短期看,總供給曲線一般應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
E.從長期看,決定價格總水平的是總需求
參考答案:ACDE
參考解析:本題考查總供給曲線。總供給曲線的形狀需要區分短期和長期。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;長期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。
*更多中級經濟師考試信息可關注網校經濟師頻道!學易網十幾年致力于網絡課程培訓教學,有著豐富的經驗及優秀的師資,歡迎大家免費試聽網校最新中級經濟師課程!網上課程學習及咨詢可點擊網站右下角在線客服詢問!